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
| Z22 | 闽西南新闻 | 2014.5.5 星期一 | ||
|---|---|---|---|---|
| 黄榕城:取法二王 洒脱奔放 |
|
阔别十年,他的书法佳作再次呈现世人面前,很好地诠释了“碑帖结合,以碑强其骨,以帖彰显韵”的艺术主张。 他就是黄榕城,中国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实力派代表人物。 书坛许多方家评论他的书法是:行书取法二王、敦厚劲健;草书洒脱奔放、隽永流丽。 启蒙:妈妈教他写对联 说到书法第一启蒙人,黄榕城不假思索地说,“我的妈妈”。 黄榕城出生在平和县的小山村里,他的母亲很早就开始教他写春联。“当时称不上书法,就是拿笔勾勒出字的轮廓,再将墨水填进去而已。” 可这件小事,让黄榕城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找来红砖,放在书桌上,再用毛笔蘸水,一笔一划写起来。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杨老师的一手好字,让黄榕城羡慕不已。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杨老师的字典书口上,写了个“杨”字,“那是用钢笔加粗的仿宋字,刚柔相济,所以我发誓,也得好好练字”。 痴迷:曾把墨汁当水喝 真正进入书法界,是在黄榕城16岁那年。1987年,他考入龙海师范学校,算是拿到“铁饭碗”。身为学生会主席的他,字体好看,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本。 当时,从首都师大书法专业毕业、师从全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蓝君植,40岁出头,正是黄榕城的老师。他是将黄榕城引入书法艺术殿堂的第一人。 蓝君植对书法很有追求,“严师出高徒”,因此,黄榕城每练一个字,都要不下百遍地临摹。 对书法痴迷的黄榕城,也得到学校的特批,把教务处的一间办公室,改为他的“书房”。记得有一回,黄榕城练字着迷,端起杯子,“咕嘟”喝了一大口,当他缓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把墨汁当开水了。 成功:获得政府最高奖 经过不懈努力,1995年,黄榕城的作品,第一次进入国家书法最高殿堂,获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二等奖。 很荣幸地,身为体育老师的黄榕城,生命从此发生转折。“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到北京,也是第一次受到全社会的认可。” 2002年,黄榕城决定回老家平和办一个作品展。“目的很简单,为了向家乡人交代,也为了回馈那些生我养我的乡亲。” 老天从不辜负有准备的人。2003年,黄榕城的书法作品获得政府最高奖——国家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书法金奖第一名。 同时,他还被授予福建省最高级别综合性文艺大奖——福建省人民政府“百花文艺奖”,荣获漳州市人民政府第二、三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也被评为“全国最具增值潜质百名书家”,香港国际拍卖公司“最具投资人物”。 书法的路,还很长,但黄榕城还是想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人物名片 黄榕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福建省青联委员、漳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重大展览。 导报记者 张韩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