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台海网首页台海新闻厦门新闻天下新闻商务中心民坊社区台海播客福建3G门户
版面图 迷恋群众运动让民进党陷两难《经济学人》杂志的“标题艺术”阿帕奇坠毁民宅 “监委”追击八大疑点阿帕奇潜藏问题多多
<- 文章标题搜索 DateSearch <- 日期检索
13 台海·政治 2014.5.5 星期一

《经济学人》杂志的“标题艺术”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又报道马英九了。
    这篇有关台湾街头运动的文章,取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标题——《大风起兮》(“When the wind blows”)。该报道称,由于马英九在“服贸”及“核四”两大政策上,先后对街头运动让步,导致其成了一个不中用的“跛脚鸭”,关乎台湾未来的重大决策,可能要在街头决定了。
    对于《经济学人》的这篇报道,笔者感兴趣的不是内容如何,而是标题中隐含的褒贬。“When the wind blows”的字面意义是“当风吹起的时候”,译作“大风起兮”当然更加文雅别致,也非常符合街头运动在台湾风起云涌的现状。
    不过,根据《剑桥英文辞典》,俚语“way/direction the wind blows”意为“看风向办事”,即成语“见风使舵”,比喻做事无定见,随机应变,看形势办事。
    在《经济学人》的报道中,披露了一个重要的细节:马英九曾与幕僚会商,其中一人对他说,马的主张都是“百分百正确”,问题是“没人听得进去”。幕僚力劝马宁可先让步,不要甘冒林义雄为“废核”而殉难的风险,同时也兼顾到街头的祥和。核四政策于是出现急转弯,江宜桦宣布核四“停工、封存”,由“公投”决定存废。《经济学人》用“astonishing”(令人大吃一惊)形容核四政策急转弯,并由此判定,马的重大政策跟着街头运动的主张走,无非就是“看风向办事”。
    虽然这个细节的真伪有待确认,但从马英九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应该有八九分的可信,因为其确实非常重视民调,从正面来看是尊重民意,但从负面来看,则是被民调裹挟。
    联想到《经济学人》2012年有关马英九的一篇报道——《“笨蛋”马英九:前万人迷光环尽失》(“Ma the bumbler:A former heart-throb loses his shine”),标题内“bumbler”一词,因为被台湾媒体译为“笨蛋”,引发了轩然大波。虽然后来在马“政府”的抗议之下,《经济学人》做出“官方澄清”,表示“bumbler”只是形容一个人“行事犹豫”,绝对没有侮辱的意思;但时至今日,台湾上上下下一提到马英九,“bumbler”已经成为挥之不去的标签。 (王炜)
            
关于台海网 - 广告服务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1 taihai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备案号(20060501) 闽ICP备案(闽ICP证07001623)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